煤礦智能化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支撐,將人工智能、工業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機器人、智能裝備等與現代煤炭開發利用深度融合,形成全面感知、實時互聯、分析決策、自主學習、動態預測、協同控制的智能系統,實現煤礦開拓、采掘(剝)、運輸、通風、洗選、安全保障、經營管理等過程的智能化運行,對于提升煤礦安全生產水平、保障煤炭穩定供應具有重要意義。目前,我國一些煤礦正在開展智能化建設工作,但存在基礎理論研發滯后、技術標準與規范不健全、平臺支撐作用不夠、技術裝備保障不足、高端人才匱乏等問題。為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,促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,現就煤礦智能化發展提出以下意見。
(一)加強頂層設計,科學謀劃煤礦智能化建設。
研究制定煤礦智能化發展行動計劃,明確智能化發展的行動方向、實施路徑和政策措施。鼓勵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結合區域特點、煤層賦存條件、技術基礎等因素,研究制定煤礦智能化發展規劃,科學引導煤礦智能化發展的進度和規模。支持煤炭企業制定煤礦智能化發展實施方案,落實建設任務、技術體系和建設進度,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發展步伐。
(二)推進科技創新,提高智能化技術與裝備水平。
加強煤礦智能化基礎理論研究,推進建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(研究)中心,支持建設煤礦智能化技術創新研發平臺,加強對核心基礎零部件、先進基礎工藝、關鍵基礎材料等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;重點突破精準地質探測、精確定位與數據高效連續傳輸、智能快速掘進、復雜條件智能綜采、連續化輔助運輸、露天開采無人化連續作業、重大危險源智能感知與預警、煤礦機器人及井下數碼電子雷管等技術與裝備。加快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,推進大型煤機裝備、煤礦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應用,實施機械化換人、自動化減人專項行動,提高智能裝備的成套化和國產化水平。
(三)加快生產煤礦智能化改造,提升新建煤礦智能化水平。
對具備條件的生產煤礦加快智能化改造,在采掘(剝)、供電、供排水、通風、主輔運輸、安全監測、洗選等生產經營管理環節,進行智能優化提升,推進固定崗位的無人值守和危險崗位的機器人作業,實現傳統煤礦的智能化轉型升級。推行新建煤礦智能化設計,創新煤礦智能化采掘(剝)新模式,建設智能化生產、安全保障、經營管理等多系統、多功能融合的一體化平臺,實現煤礦產運銷業務協同、決策管控、一體化運營等智能化應用。鼓勵具有嚴重災害威脅的礦井加快智能化建設,率先提升智能化水平。
(四)推廣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,分級建設智能化平臺。
以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為方向,探索建立國家級煤礦信息大數據分析與共享交換平臺,同步推進網絡安全和煤礦智能化發展,加快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、新一代通信技術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煤炭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。鼓勵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建設信息管理云平臺,促進煤炭企業數據的接入與管理;推進煤炭生產企業建立安全、共享、高效的煤礦智能化大數據應用平臺,構建實時、透明的煤礦采、掘、機、運、通、洗選等數據鏈條,實現煤礦智能化和大數據的深度融合與應用。